|东莞绿化-东莞市泉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139-0260-0819

搜索
4园林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园林文化 -> 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

生态园林与园林生态学


当人类在地球上刚刚出现时,他们和其它动植物一样,只是造物主所创造的大自然中一个并不特殊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人类的智慧与日俱增,改造环境的本领越来越大,自以为成了万物的主宰,繁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以至把地球表面糟踏得面目全非时,人类同地球上其它生物以及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甚至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不能离开其它生物所造成的环境而单独存在的。自此,“生态”就成了越来越受人注目的热门话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生物彼此之间交互关系的科学。早期兴起的有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受到广泛注意。植物学家通过考察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分布和群落演替研究某些植物与其它植物之间和对四周动物、地形、土壤、水、气候等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以及这些环境对这些植物在形态构造、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性以及消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动物学家则通过考察某些动物的活动、习性、繁殖、存活、数量消长和分布迁徙等研究这些动物与包括其它动物在内的外界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早期研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主要是希望能为农林畜牧生产、虫害预报、鱼类捕捞等提供科学指导。然而愈深入研究下去就愈发现地球上各种动物、植物以及围绕它们的地形、土壤、水、气候等无生命环境的存在与变化之间都是互相影响、有机联系着的。于是懂得了地球上存在着许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片海洋、一片冰原、一片荒漠,其中都可能存在着自成一体的独立的生物王国。但它们又不是绝对独立的。在许多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食物链、能量交换与部分生物往来迁徙的关系。在以人和人造环境为主体的城市中也形成了开放性的,虽不完整但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自然环境特点的“城市生态系统”。由于近两百年来城市中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土地、淡水日益紧张,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因此,这方面的生态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经过对生态学的各个方面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愈来愈懂得;实际上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才算得上一个真正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植物和动物的消长都可能影响大气成分和生物圈内温度的变化;而大气和温度又反过来制约生物种、量和分布的变化。1972年,医学家洛弗劳克提出了一个“加伊尔假说”(加伊尔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地球女神),认为地球上一切生物不只是被动地适应天文地理创造的环境,而且主动地改变或维持这个环境。在很长时期内,这种生物与环境的“控制交相感应”才使地球保持了各种生命能够生存的平衡状态。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反馈循环”使地球成为一个“超生命体”。岩石、海洋、大气、动植物等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他也认为:“加伊尔”的作用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来不及调节人类在很短时期内给地球造成的巨大改变,从而不能拯救人类免于衰败。

    生态学在发展中又分生出一些门类生态学:如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与景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问题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中优势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综合作用的“地生态学”等。

    就这样,由于人类改造了环境,打乱了地球上动物、植物、大地、山川、水体、大气之间原有的平衡,从而也打乱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威胁到自身的生存。为了诊断地球日益加重而且今后还会更加沉重的疾病,人类必须把有关生态的一系列问题研究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疗。这就是今天生态问题如此受到重视的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之中,“生态园林”在我国园林界逐渐成为许多文章里和会议上经常提起的话题。

    具备生态意识确实是当代从事园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然而正因为地球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无法脱离生态系统,园林自然也不例外。涉及生态的问题竟是如此之多,“生态园林”究应诠以什么定义?到底包含哪些内容?目前似乎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其实早在世二十纪20年代。西方就已出现了生态林;只是其内容同我们今天许多人心目中的生态园林不同。那里的生态园林是从保护原野上的自然景观出发的,与野景园有密切联系。当时有些有识之士预见到迅猛的都市化趋势将很快吞没大量自然景观。于是考虑在园林中设计与自然完全一样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

    1925年荷兰生物学家蒂济(Jaques P.Thijsse)和园艺师西普克斯(C.Sipkes)按照造园师斯普令格(Leonard Springer)的设计在海尔勒姆(Haarlem)附近布罗门代尔(Bloemendaal)2公顷的土地上创造了一座自然景观的园林。其中包括树林、池塘、沼泽地、一片欧石楠丛生的荒野、一片沙丘景观和一片混生着阿刺伯野草的谷类植物。这座园子曾不断向教师和孩子们普及自然知识。

    1937年,出生于丹麦后来移居美国的詹森(Jens Jensen)和莱特(Frank Lloyd Wright)一道,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城建造了草原风格的林肯纪念园,在伊利诺伊湖畔24公顷的农田上布置的仅仅是一片缓缓坡向湖边的大草地,在不同地段上生长着纯种和混生的草类。

    1940年由布罗尔斯(Broerse)在阿姆斯特丹以南的阿姆斯蒂尔维茵(Amstelveen)开始建造一座2公顷的生态公园,后来又由兰德维尔(Landwehr)加以发展。其形式是一系列林间空地,每个都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水边一片很宽的地带上交错地分布着种类繁多的植物所组成的不同群落和生境。

    荷兰的一些生态学家还在布罗克辛根(Broekhungen)建造了一座试验性生态园。那是一座试图让植被自然发育的园林。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同时不让土壤中的养分过多以实现这些植物的自行养护。

    这样的生态园林甚至在建筑较多的街坊中也已出现。距伦敦塔桥不远的威廉·柯蒂斯(William Curis)生态公园在不足半公顷的面积上通过部分自发的植被演变创造出一个广泛范围的群落生境。在栽下的348种植物中有205种自然存活下来。

    以上这些就是西方的生态园林。看来和我们有些人正在热心提倡的“生态园林”并不完全一样。

    园林这门学问本是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生态学是构成园林理论和指导园林实践的主要基础之一。从目前使用“生态园林”这个词的情况看来,涉及到园林与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许多方面;但着眼的重点不一:其中有的强调应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强调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有的强调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有的强调造园要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并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有的从人们厌恶城市环境,向往自然生态系统的审美意识出发,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还有的研究植物的医疗保健作用,提倡建造保健园林等等。如此广泛丰富的内容只用“生态园林”一个名词来概括实嫌过于笼统;另方面也容易让人顾名思义,把注意力引向生态园林与非生态园林的对立,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矛盾,还在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地不足,因此,完不成较大程度地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任务。况且“生态园林”这一名词在国外已经用于一定的定义和具体事物,我们也不宜改换它的含意。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我建议:今后不要随便使用“生态园林”这个词;同时要建立一门“园林生态学”,研究范畴大致有如下述:

    1.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关绿化生态效益的问题。包括绿化的量、布局、结构、植物种类与改善气候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对居民健康、舒适、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从中产生的经济效益。

   2.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关植物生态的问题。主要研究城市绿化中植物种的选择与布置如何适合、利用城市中特殊的小气候、土壤及地下环境以及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引种、选育与小气候的关系,如何通过栽培技术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等问题。

    3.城市景观中自然景观(主要是人造的自然景观即绿色植物部分)与人工景观的协调问题。如理想的绿视率;利用自然景观分隔、过渡不同风格的人工景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与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人的性格,情操、道德品质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

    4.风景名胜区开发中如何判定自然生态系统承受人为改造的能力以及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后生态循环的变化趋势;如何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把植被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导向所期望的目标。

    5.人们对自然的改造、破坏与对自然审美意识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与欣赏规则式的表现型园林艺术和自然式再现型园林艺术的关系等。

    也许还有其它内客,有待同行们去发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丰富园林这门综合学科的理论体系,提高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对园林和生态的认识,让园林绿化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面方做出更大贡献。

    要保证人类生存环境中包含足够的绿色植物,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光靠园林工作者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许多部门的认识和努力,园林生态学不仅从事园林工作的人要学,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区域规划、国土整治以及负责领导经济、工业工作的决策者都应该学。在今天,一切从事生产建设的领导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生态意识。林西同志在一次针对“城市园林绿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对策”提出的建议中说得好:……要增强人们的城市生态意识;首先从城市决策领导层开始。广泛宣传工业革命后二百多年来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失调和恶化,逐渐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定城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规划。……制定地区的区域生态规划。……对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要制定具体政策和指导方针,使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能真正辩证地统一起来。……还要向世界人民呼吁,保护好森林,保护我们的地球。

    这些工作确实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