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专业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园林?颐和园、北海、苏州园林、凡尔赛宫苑、纽约中央公园、城市公园、居住区绿化、道路绿化、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园林”这一概念到底包括什么?
学园林干什么?规划师?设计师?有没有人想到要去育苗、育种?管个公园,保护好某个风景名胜区?或研究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1.1从园林发展的历史谈起。
人类在渔猎时代居无定所,当掌握了农业技术以后,开始定居,于是产生了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最早的园林植物主要是经济植物。
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生活中有了消闲时间,要求有游憩空间。阶级产生后,富余的时间差异极大,掌握的价值积累也差异极大,部分人富起来,用于园林的投入当然极大的不同。
人的审美要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艺术,在生活中艺术再现自然中美的事物,或创造他认为美的事物,于是创造了园林。
1.1.1概略回顾园林发展的过程
园林的实质是人类协调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1)功能方面
人类在不能科学地理解自然以前,对自然既尊敬又畏惧,对自然膜拜。产生了两河流域的塔庙(ziggurat)园林、希腊的圣林(sacredrove)、水神庙(nymphaeum)。中国有坛庙,宗教产生后有各种庙宇还有陵园。
统治者的园林——统治者有权,有剩余价值积累,于是出现了皇家园林,从亚述的猎园、中国的囿、苑开始,逐步把自然引到宫庭里来。秦、汉上林苑,清代的北京西苑(三海)、离宫、行宫、法国凡尔赛宫苑……都占据了最美的环境,自然资源和水。
私家园林——随着生产力提高,一些富裕家族有能力建园林,公元前1-2世纪就建的回廊内院,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别墅(villa),苏州园林……
公共园林——公元前6~5世纪,希腊的公共体育场(gymnasium),古马的广场绿化,中国唐代的曲江池,清代北京的什刹海……数量很多,而且简单,大部分时代没有,直到17世纪30年代英国有了资产阶级,皇家园林向公众开放,这已在希腊体育场园林出现的一千多年以后。
以上是功能内容。
(2)形式、风格方面:主要反映审美意识的变化。
中国园林形式两千年来变化不大,因为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是提炼与再现自然景观和自然意境,秦咸阳象征银河以后融入老庄思想,直到近代形式是规则的几何图案,对称、植物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18世纪以后出现自然式园林,以后在欧洲成为主流,这反映审美意识的变化,体会到自然的美。植物科学从18世纪末开始150年间欧洲从世界各地引种植物。育种产业大发展,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品种更推动了园林的自然化,出现“自然化的园林”和“人工设计的风景”。
1.1.2城市绿化的兴起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利用外力使城市迅速发展,但环境恶化,另一方面民主革命提高了人民的地位,对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19世纪初叶,在英国主张以慈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罗伯特·欧文(R·Owen)的影响下,建成了锡尔泰(seltaire),伯恩威利(Bowrnville)、阳光港镇(RortSunlioht)等新式城镇,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50年中,欧洲出现建公园的热潮。
1832年,美国把阿肯色州的一处大温泉及其周边地带设为保护区,后来定为国家公园,园林与自然进一步结合。1863年,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欧姆斯特德(F.L.Olmsted)把自己的职业称为景观营造师。1872年,7770平方公里的黄石公园被确定,以后又划定了许多国家公园。
1898年,英国的霍华德(EbenezerHoward)发表建设田园城市(Gardencity,也可叫做园林城市)的主张。
自那以后,在欧美城市规划中,园林的概念从一个个孤立的封闭境域中解放出来,形成布满整个城市及其外围的绿地系统,园林进入了“城市绿化”领域。
1.1.3大地景观规划
20世纪中叶以来,二战以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愈演愈烈;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长足发展,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迫切性,于是大地景观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起来。这里所谓景观是地面上一切景物,包括地形、水体、动植物、人活动的场所以及人造构筑物的统称。大地景观要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系统演替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规范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协调,涉及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游憩消闲区的规划;以及在进行土地开发时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等。
以上非常概略地回顾一下园林这门专业从造园扩展到城市绿化,又扩展到大地景观规划的经过。其中,前面的阶段是后续阶段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而不是以后面的阶段取代前面的阶段。更不是彼此相互抵触或排斥,三个方面都在进步。在理论、技术和艺术方面,有些优秀的传统和经验还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就是现代园林学科的范畴,也是园林职业涵盖的领域。
2.现代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内容分工和相关学科
现代风景园林专业的内容十分复杂,是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它所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2.1造园:已不是古代的造园内容。内容包括规划、设计、施工,涉及的知识包括造园史(发展过程,以往各地域、名流派造园的内容、形式、风格)土木建筑工程、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植物分类、农业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等等。
2.1.1与造园紧密相关的是园林植物的繁殖生产、引种、育种,除必须掌握上述植物科学和农业方面的知识外,还涉及遗传学、育种学、生物工程等许多方面知识。
2.2城市绿化学:包括城市园林绿化在生态、社会、经济各方面效益的发挥,绿化的功能分类、相关指标、定额、分布原则。植物结构等等。它们的实践有赖于造园理论、艺术和技术的应用。在相关知识方面,除必须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外,还需了解人类生态学(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卫生学、污染气象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声、光、热、空气动力)等,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小气候学、社会学等。
2.3大地景观规划:包括分析研究欲利用地域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估,研究该地域的适宜和不适宜利用途径,对人为影响进行分析推断,据此做出利用规划,并提出防止破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掌握景观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土壤地理、环境地理、资源地理、经济地理、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4除上述横向的分类外,具体实践中还要分纵向的实施阶段: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工程的实施、持续不断的保护、养护和管理。
对如此庞大而内容复杂的专业,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得既专又精。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职业中)必须有许多分工。每一种分工要在全面了解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深入钻研一部分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以上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发展和今天的概况。
2.5当前我国的一些情况
2.5.1风景园林行业中大多数对理论和技术的掌握还很不全面,也不够深入,国外这方面发展很快,而在我国,目前没有一个真正的研究机构。城规院,城建院已改为企业。
2.5.2技术人员中愿从事规划、设计的多,从事施工、养护、种苗生产的少。施工、养护的技术水平下降。种苗事业落后,树苗种类少,花种子依赖国外。
2.5.3从事规划、设计的企业专业混乱,有些滥竽充数,质量低下。乱搞广场、风景名胜还被破坏,对植物不熟悉。
2.5.4不了解中国传统精华,盲目抄袭外国形式,追求高造价从中获利。学建筑的规划风景名胜区;从事城市规划的人不懂风景园林,而市场又很庞大。
2.5.5追求高造价,从中获利
3.关于择业的几点意见
3.1可选择的职业:
(1)园林教育:教书要传授全面知识和分科知识,目前教学内容不全面,教材方面应有一部《风景园林学概论》。
(2)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消闲区规划,其它大地景观规划。
(3)设计:从总体设计到技术设计,发挥各种功能效益精通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合理利用丰富的植物材料,提高植物设计水平和美学水平。(英国的园林职业分规划系统和园艺系统两种)
(4)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和养护。目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
(5)种苗生产:包括引种、育种,办苗圃。如能制种育种就更不得了了。
(6)科研:深入研究某一分科的问题,如生态价值的发挥,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计量化和货币化
(7)行政管理:中央及地方各级行政管理
3.2对园林职业的态度问题
(1)学园林干什么?第一,学点本领,挣钱吃饭;第二,吃饱了不要总是向钱看,选择一个自己有兴趣,认为有价值的门类去深入钻研,取得成就。为园林事业的理论技术或艺术作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要人人唯利是图;而是①使众多生产和服务更符合社会需要②在更广范内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不完全对立,“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任何经济体制中都有非市场部分;国防、政府、公共了卫生、医疗保险、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各种公益事业(公益型公园)公益性科学研究、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等。
我们要为国家、人民、为园林事业,为保护地球作贡献。
(2)不要认为“只有规划设计高”,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施工、养护、管理,没有丰富优质的植物材料,园林事业还是繁荣不起来。而且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办个苗圃)
(3)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坚执正确理论,考虑国家人民利益,要致力于人与自然的谐调,考虑到地球的前途,不要一切服从业主的意愿。不要见利忘义,谋算成本,这是干风景园林事业的良心和骨气,“无私则智,无欲而刚”。占在客观立场,实事求是,人就会聪明智慧;不从个人利益出发,人就会正直,如果有大量聪明而正直的人从事园林事业,园林事业就会发展,就会提高,人类就会进步。